武漢晚報訊(記者楊曉雨實習生熊春蕾)3日,距離《濕地公約》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(COP14)開幕僅剩2天,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武漢、日內瓦兩個會場的最近進展情況,大會執委辦主任孟憲林介紹,大會的預期成果值得關注和期待。
“大會開幕式定于11月5日下午五點在武漢主會場和日內瓦分會場同步舉行?!泵蠎椓终f,經過各方面密切溝通,精心設計,認真謀劃,本屆大會將爭取取得歷史性、標志性成果。一是大會期間,中方將于11月6日下午在武漢召開部級高級別會議,來自各國的代表將線上線下開會,會上發布《武漢宣言》,體現大會主題和大會共識;二是大會將審議《濕地公約》2025—2030年戰略框架決議,引領公約發展方向;三是在中國設立“國際紅樹林中心”,作為全球紅樹林保護和國際合作的重要基地。
發布會現場與日內瓦連線,由赴日內瓦工作組的國家林草局國際司副司長胡元輝介紹情況。日內瓦會期各項議程也十分緊湊,日內瓦全體會議將選舉本屆大會主席和副主席,報告《濕地公約》全球履約情況,審議締約方和常委會提交的決議草案和建議,還將舉辦各種主題的邊會,舉辦《濕地公約》濕地保護頒獎典禮、濕地城市頒證儀式等。
中國作為COP14大會的主席國,在日內瓦會場舉辦的系列重要活動關注度很高。例如11月7日舉辦的聚焦2030/2050的全球紅樹林保護邊會,中國代表將同與會代表共同商議全球紅樹林面臨的挑戰與機遇、國際紅樹林保護實踐、中國的紅樹林保護與國際合作等;11月10日舉辦的中國履行《濕地公約》30周年邊會上,中國有關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將共同回顧履約30周年的不平凡歷程,分享中國小微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案例,向全球濕地保護貢獻中國智慧。
國際濕地城市將成大會焦點之一。11月10日,《濕地公約》秘書處將向包括我國的安徽合肥、山東濟寧、重慶梁平、江西南昌、遼寧盤錦、湖北武漢、江蘇鹽城在內的13個城市頒發國際濕地城市證書,這是城市在濕地生態保護領域的最高榮譽。
截至目前,共有142個締約方和有關國際組織的1100名左右代表參會,其中武漢主會場參會人員約400人,日內瓦分會場參會人員約700人。
據介紹,為保障會議安全、順利召開,武漢市委、市政府建成大會綜合服務信息化平臺,營造了熱情、濃厚的辦會氛圍,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,采取嚴格的防疫措施,將把此次大會辦成一屆智慧、熱情、開放、安全的大會。